宝宝常见手足问题汇总与解答,新手宝爸宝妈育儿必看知识

发布时间: 2023-01-16

浏览次数:5176

最近一段时间,门诊上有了不少家长带着疑似“束带”的宝宝前来就诊,其实他们中绝大部分都是婴儿肥。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少新手爸妈常会因宝宝有一些类似的症状而陷入到焦虑当中,今天就给大家来科普下常见的几种宝宝手足疾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束带综合征和婴儿肥

婴儿肥和束带的症状看上去比较相似,然而他们是有很大区别的。通常来说,如果宝宝身上的褶皱部位是一个比较硬的完整圆环,推拉这个部位,褶皱不会随皮肤的延展而消失的话,那么束带的可能性比较大。反之则是单纯的婴儿肥。我们主张在发现症状的早期积极干预,改善外观与功能,避免远端坏死。

2.拇指内扣、扣拇畸形和腱鞘炎

这三种病症有些类似,但其实它们之间存在比较大的不同:

拇指内扣是指由于张力不太好导致拇指抬不起来,宝宝喜欢握拳。扣拇畸形是先天性拇指发育不良中的一种。腱鞘炎则是指肌腱长期过度摩擦,发生肌腱和腱鞘的损伤性炎症,引起肿胀形成的。

辨别它们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因为在宝宝睡着的时候,皮肤的肌张力是平衡的。如果家长扒宝宝的拇指没有问题的话,那就是单纯的拇指内扣;如果宝宝睡着了以后,拇指拉起来,皮肤还是牵着的,那就是扣拇畸形;如果宝宝的拇指可以打开,能被动地动,但很难完全伸直,那就是腱鞘炎。

对于单纯的拇指内扣,通常不需要治疗,时间长了,慢慢就会好了。

扣拇畸形

对于扣拇畸形来说,发现的比较早的话,就需要给其绑支具,白天不佩戴,夜晚佩戴。一段时间后效果不明显的话,可以在其一岁到一岁半左右进行手术治疗。否则,等到病情变严重了,会影响手部功能。

腱鞘炎

一般来说,很少宝宝一出生就有,往往出生后半年左右才有可能出现腱鞘炎的情况。通常采用保守的方法进行治疗。由于腱鞘炎对手部功能发育没有太大的影响,如果需要做手术的话,手术年龄没有限制。

3.O型腿和X型腿

宝宝出生后腿型的发育有这么一个过程:

如果发现宝宝的腿型有问题的话,家长不需要太早进行干预,因为有可能是正常现象。如果说很小就出现了X型腿或3-4岁左右还是O型腿,那就有问题,就需要进行干预。建议采用佩戴支具或其他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

4.足内翻和马蹄足

足内翻和马蹄足是两种疾病,其中足内翻在新生儿当中更为常见,但足内翻可以单独出现或伴随马蹄足一同出现。对于足内翻来说,如果其比较僵硬,就需要佩戴支具和穿矫形鞋进行治疗。对于马蹄足来说,因其比较复杂,一般治疗的话也是佩戴支具,如果效果不是很明显的话,就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上述4种容易弄混淆的病症是平日门诊上家长问过最多的问题,希望对各位新手爸妈们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版权所有:外科名医网 鄂ICP备2022010364号-1

网站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作为诊疗依据,先天手足畸形疾病建议到医院就诊!